20天就来一次月经通常不属于正常范围。
医学共识
正常月经周期为 21–35天,平均28天。
若连续两次以上周期短于21天,则属于“月经先期”,即月经提前,属于月经失调**的一种。
可能原因
-
黄体功能不足: 排卵后黄体期过短,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撤退过早,使子宫内膜提前剥落。
-
无排卵性月经: 常见于青春期初期、围绝经期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,没有排卵,仅由雌激素波动引起内膜脱落。
-
甲状腺功能异常: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。
-
高泌乳素血症: 泌乳素水平过高会抑制排卵和正常月经。
-
卵巢功能减退或早衰: 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周期紊乱、缩短。
-
子宫内膜息肉: 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,包括经间期出血或月经提前。
-
子宫肌瘤(尤其是粘膜下肌瘤): 影响宫腔环境,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、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。
-
子宫腺肌症: 常伴有月经过多、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。
-
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: 内膜异常生长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。
-
宫颈病变: 如宫颈息肉、宫颈炎等也可能引起异常出血。
-
紧急避孕药: 服用后常会导致当次或下次月经提前或推迟。
-
某些激素类药物: 如某些类型的避孕药调整期,或激素治疗初期。
-
宫内节育器: 特别是含铜IUD,初期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、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。
-
其他因素:精神压力大、过度减肥、作息紊乱等。
南阳天伦医院建议
首次出现可先观察1–2个周期,记录月经日记。
连续两次及以上20天就来月经,建议就医检查(妇科B超、性激素六项、甲状腺功能)以明确病因。忽视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贫血(如果经量多)、影响生育能力或延误潜在疾病的治疗。